來源:高工智能
OTA賽道正在進入新的發展周期。
近日,OTA方案提供商艾拉比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國科新能領投,倉廩投資跟投。2021年公司完成過億訂單,預計2022年將有進一步增長。
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1-8月中國市場(不含進出口)乘用車前裝標配搭載OTA功能交付上險為575.89萬輛,同比增長27.33%,其中整車OTA交付上險為359.13萬輛,同比增長54.05%;這意味著,汽車硬件升級(FOTA)正在成為繼汽車軟件升級(SOTA)后又一個高增長賽道。(更正:下圖中的市場份額應為品牌搭載率)
而在品牌方面,自主品牌仍是過去幾年OTA市場的主要貢獻來源,今年1-8月搭載OTA功能交付上險占比仍高達60%;對于軟件和OTA的投入,已經成為傳統外資汽車巨頭「扳回」與新勢力在智能化戰場「落后」的關鍵。 本周,現代汽車集團宣布將投資126億美元,用于旗下品牌車型的軟件研發。按照該公司公布的軟件定義汽車路線圖,預計到2025年,全球將有2000萬輛新車將成為集團互聯汽車服務(CCS)的一部分。 2021年,現代汽車全球銷量為3,890,981輛,相比2020年增長3.9%,起亞實現全球銷量為2,777,056輛,相比2020年增長6.5%。不過,現代·起亞2021年在中國的交付量為54.32萬輛,同比下滑24.5%,已連續五年走低。 去年10月,現代汽車·起亞中國前瞻數字研發中心在上海正式揭幕,這不僅是現代汽車集團切實落地全新中國戰略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加速現代汽車集團在中國的數字化轉型,建立以本土為導向的先行研發體系的關鍵布局。 按照規劃,現代汽車承諾未來的在線OTA將提供更多的服務,首批新車將于2023年上市。整套系統的核心是內部開發的Connected Car Operating System (ccOS),基于NVIDIA DRIVE高性能計算平臺。 和其他汽車制造商一樣,現代汽車將基于OTA的按需功能(FoD)服務標榜為提供“多樣化、穩定的收入來源”的一種方式。“我們的理論是,用戶可以使用他們想要的東西,而不想要某個功能也可以停止使用,無需承擔任何其他成本。” 現代汽車集團高層表示,公司正在研究消費者對不同更新功能和價格的反饋。因為,今年早些時候,寶馬公司宣布在英國開通座椅加熱付費功能時,引發了消費者的不同反應。 同樣是在今年,作為大眾集團在中國的軟件技術創新中心,CARIAD中國團隊正在建立全棧式軟件研發技術。中國團隊將主導中國ID系列產品OTA,預計2022年下半年實現。 “隨著軟件定義汽車的趨勢越來越明朗,“硬件預埋+軟件OTA持續升級”已經逐漸成為當下車企的主流策略,”在艾拉比創始人孫榮衛看來,OTA的本質是通道,車輛被售出之后,汽車仍然可以通過OTA在線升級繼續為客戶提供產品更新/升級服務。隨著汽車OTA能力持續增強,汽車行業的商業模式正在從“賣新車”轉為“持續性的升級服務”模式,逐步打開汽車的“黃金通道”。 同時,整個行業已進入加速發展階段,車企會更愿意選擇有公信力的供應商,幫助他們在關鍵節點更好地參與競爭。 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1-8月中國市場(不含進出口)乘用車標配搭載組合式智能網聯(L2級輔助駕駛+數字聯網座艙+OTA)合計上險交付210.52萬輛,同比增長111.13%,前裝搭載率為16.89%。而整車OTA是支撐全面智能化體驗升級的關鍵。 同時,在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看來,隨著高度集成式中央計算平臺的落地,汽車智能化也將進入新的平臺化周期,有助于降低目前車型的SKU以及進一步推動可插拔硬件預埋+軟件付費模式的真正商業化。 “未來的車型配置將不再以硬件作為選擇項,任何一款車型都將具備幾乎所有的功能(包括預埋的硬件),用戶只需要選擇在什么時候使用所需的功能。”行業人士表示,這就是智能汽車的未來。 傳統商業模式下,汽車制造商更強調“差異化營銷”,通過不同的車型價位和功能清單去滿足不同的用戶需求和購買力。“奔馳計劃從2024年開始,旗下品牌所有車型都將具備運行不同軟件的能力。”硬件預裝到新車,就像制造帶輪子的智能手機。 在英偉達CEO黃仁勛看來,用戶未來最看重的購買因素是不斷迭代升級、不斷增強功能的軟件。這意味著商業模式將從根本上發生改變。而隨著半導體廠商加速推出下一代超大算力計算平臺,硬件不再是制約體驗升級的現實約束。 艾拉比副總裁兼戰略投融資總經理丁羽表示,艾拉比的SaaS平臺就是打通了研發、付費的全流程,讓客戶可以直接使用艾拉比的升級能力,為商業模式改變和產品轉型提供了機會。 在商業模式上,艾拉比會圍繞汽車全生命周期進行收費,2021年公司完成過億訂單,預計2022年將有進一步增長。近日,艾拉比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國科新能領投,倉廩投資跟投。 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兩個方面,一是產品研發,艾拉比希望將產品從單一產品擴展為整個生態,打造新的運營模式;二是補充業務發展過程中所需流動資金。 目前,艾拉比已服務40多家主機廠、50多家零部件供應商/軟件服務商。傳統車企包括上汽、廣汽、北汽、長城、比亞迪、吉利、東風,新勢力車企包括理想、小米、華為問界、高合、愛馳等,外資車企包括奔馳戴姆勒,大眾等。 在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此前發布的2021年度中國乘用車前裝標配OTA功能第三方供應商交付上險量排名TOP10榜單中,艾拉比市場占有率為29.67%,排名第一,與第二名17.93%的市占率拉開較大距離。 未來戰略上,艾拉比希望通過豐富產品矩陣,構建起汽車軟件空中4S店,為全球的主機廠和Tier1,提供汽車軟件一站式升級、測試、診斷、合規、銷售和售后解決方案。 在國科新能總經理方建華看來,“新能源汽車電動化趨勢已定,智能化開啟下半場競爭,OTA是軟件定義汽車趨勢下第一個到來的確定性機會。”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數據,2021年各大車企報告OTA升級351次,較2020年同期上升了55%,而涉及到的車輛達到3424萬輛之巨,更是較2020年同期暴增了307%。 而對于整車OTA來說,搭載率的進一步提升需要市場的快速下沉。 就在本周,作為全球汽車巨頭,豐田汽車宣布,旗下最暢銷車型卡羅拉(10-15萬區間)即將全系配置OTA功能,基于此前已經全系標配的Toyota Safety Sense輔助駕駛功能,可以實現全生命周期的功能更新。 隨著大眾、豐田等傳統產銷龍頭車企的加速推動,OTA賽道進入新一輪的爆發周期。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此前預計,到2025年乘用車前裝OTA標配搭載率有望超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