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上半年汽車市場,雖然飽受疫情沖擊,但汽車銷量于6月份迅速回升,上半年乘用車批發量超過千萬大關,取得正增長,上半年各大主機廠蓄勢已久,密集上市的新車對市場回暖給予了強大助力。據統計,今年上半年35個廠家/品牌,共上市全新車型56款。
下半年初始,各大主機廠持續發力,新車上市的熱浪只增不減,僅7月份一個月上市新車數量就高達22款,自主品牌占比91%,新能源車型占比64%。其中,艾拉比作為2021年前裝搭載OTA市占率第一的隱形冠軍,上車車型占新車總量1/4。
在汽車領域智能化下半場,新勢力在新賽道上博弈,無論央企還是民企都在謀劃符合自身的轉型之路,不管新能源車型還是燃油車型均加大了OTA布局力度。無升級、不智能漸漸深入到比賽后半程。
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乘用車(不含進出口)前裝標配搭載OTA上險量為749.02萬輛(前裝搭載率為36.73%),其中,搭載整車OTA(車企對外宣傳具備整車OTA能力)上險量為383.05萬輛(前裝搭載率為18.78%),占全部OTA比重達到51.14%。
而今年上半年,上述兩項數據繼續保持快速提升趨勢。2022年1-6月前裝標配搭載OTA上險量為408.8萬輛(前裝搭載率達到45.95%),其中,搭載整車OTA為248.93萬輛(前裝搭載率為27.98%),占比超過60%。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預計,到2025年乘用車前裝OTA標配搭載率有望超過80%。
與此同時,OTA也不再是智能座艙的專屬標簽。
數據顯示,2022年1-6月前裝標配搭載L2級智能(輔助)駕駛新車同時具備整車級OTA能力的占比達到46.13%。隨著閉環數據迭代模式成為智能駕駛系統開發的主流,OTA的能力配備也愈加凸顯。
同時,OTA的車型覆蓋也進一步拓寬。在今年7月上市新車中,艾拉比主力產品整車OTA集中上車A級、B級車,價格橫跨10—30萬區間,涉足燃油車、混動、純電、氫能全動力車型。
圍繞上市新車的智能化表現,著眼OTA領域,我們發現全新車型普遍具備全域深度OTA的顯著屬性,改款、新增車型的OTA升級保障了品牌的持續競爭力。
全新車型基本實現全域深度OTA功能
在市場、政策的雙輪驅動下,各大車企將ADAS與自動駕駛模塊、智能座艙、動力、底盤作為OTA 的重要內容, OTA向縱深挺進表現在功能拓展、安全規范和高效方面。
功能方面,OTA升級以7月上市頗受關注的長安深藍SL03為例,在“低碳智能出行科技公司”的全新品牌定位下,新車支持全域極速OTA,可實現全車所有節點控制器的OTA升級,功能得到進一步擴展;升級效率方面,支持無感下載、A/B分區無感升級和預約升級,極大縮短整車OTA的升級時間,進一步優化用戶體驗,提升行車效率。
安全是智聯網聯汽車的先決條件,OTA的安全實施,更是重中之重。深藍SL03采用身份雙向認證,通訊雙重加密,本地安全校驗,文件安全存儲,升級過程監控五個組合拳,筑牢車輛OTA 安全防線。艾拉比對標UN-R155/R156等網絡安全法規標準,精準施策,確保滿足R156法規規定相關的產品、技術要求。
除了長安SL03,新勢力造車恒大的首發車型恒馳5也在7月上市,同樣在OTA安全和性能上表現亮眼,新車采用艾拉比全新的OTA產品架構,支持整車39個ECU升級。基于服務,面向OTA運營精準劃分三大核心模塊,車端程序基于模塊化設計,同時解耦,極大提升車型適配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在OTA實施難度較大,智能化水平較低的燃油車型上,各大車企也在向上突圍。
在最卷的緊湊SUV細分市場,北汽魔方在OTA方面的表現不遑多讓,魔方可實現整車五個域所有控制器FOTA,近40個零部件升級,打破燃油車只在基礎軟件系統升級的現狀,實現了北汽燃油車OTA的新突破。
OTA升級助推智能化進程
盡管全新車型上市頻率居高不下,但改款車仍占據大量市場,據不完全統計,8月上市新車中改款車型約30個,如何經得住大浪淘沙般的市場浮沉,改款車要抓住不斷升級的產品力守正出奇,才能站穩腳跟。
但是,我們不難發現,不少改款車常因改動較小飽受市場詬病,國際一線品牌也在所難逃。而消費者對改款車的市場期待在全新車型高智能角逐的激烈競爭背景下愈發強烈。
比如,7月推出的新增車型領克01EM-F,在新一代電子電氣架構的技術基礎上,不僅擁有主流的智能座艙、輔助駕駛等模塊的OTA升級,而且超前實現底盤和動力域的OTA升級。
8月上市的2023款領克01,同樣搭載新一代電子電氣架構,支持智駕域、底盤域、車身域和座艙域四大域OTA升級。相比2021款領克01,2023款領克01的OTA功能實現從0到1的突破,支持無感下載,預約升級。
Y1.1.0版本的OTA升級內容包括新增語音技能中心小程序,多媒體領克視頻專區,新增支持在導航過程中語音增加/刪除途徑點,優化語音中英文識別,優化導航界面快捷導航欄布局,優化其它提升用戶體驗的功能等。通過OTA平臺的搭建,領克智能化水平駛入快車道,領克01已接入OTA車輛11萬輛。
領克01自2017年面世,2020年起啟動電動化布局,從燃油車向新能源轉型,基于良好的市場認可和車主訴求,同年,開啟OTA布局。
此前,領克01 OTA經歷了一次大版本變革,一躍而至全域OTA,產品力不斷迭代生長,用車體驗不斷進化。由此可見,OTA打通了智能化鏈路,促進生態共融,實現了品牌價值的歷久彌新。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乘聯會數據顯示,具備遠程OTA的車保值率穩定,在自主品牌保值率普降的情況下,具有遠程OTA升級功能的汽車保值率甚至呈上升態勢。據統計,僅在7月就有廣汽埃安、保時捷、零跑、東風風神、比亞迪等多家車企對車輛進行了OTA升級。
OTA+安全進入落地周期
某種程度上,上市新車的比拼已從動力性能、機械硬件領域逐漸轉向整車系統的智能化戰場。同時,隨著國家相關部委對于智能汽車的信息安全、網絡安全等相關標準、法規制定的陸續推進,OTA+安全的概念進一步延伸。
2021年,工信部發布《關于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的意見》提出,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發展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產生諸多安全問題,包括網絡安全問題,駕駛自動化系統故障、功能不足引發交通安全,以及在線升級(OTA升級)改變車輛功能、性能可能引入的安全風險,強調了堅守安全底線的要求。
艾拉比認為,安全不僅是車企研發的主線,同時也是OTA升級的底線。整車OTA的前提是保證最基本的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一方面,汽車OTA時,需要經過嚴謹的測試確保軟件自身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另一方面也要保證OTA通道自身的安全性。
9月2日,智能模糊測試技術提供商「安般科技」與艾拉比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領域的技術、資源優勢,在給主機廠提供OTA技術方案的同時,加強軟件安全監測,為智能汽車的迭代升級提供安全保障,共同開啟汽車安全的智能化發展之路。
軟件定義汽車的逐步落地使得汽車標配OTA功能以持續軟件更新成為了主機廠的共識,但在軟件定義時代,如何來平衡創新和安全,已然成為了汽車行業亟須解決的問題。
安般科技認為,軟件本身的缺陷及其帶來的災難性后果無法被忽視。動輒數億行的代碼規模已無法僅依賴現有的測試手段去對其充分測試從而保障質量。安般科技是國內首家從事商業化智能模糊測試技術的科技公司,其產品性能表現在多個國際權威測評集中大幅領先同行,并多次承擔國家科技部多項重大課題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安般科技創新性地設計了一套支持異構引擎大規模并發測試的通用模糊測試框架ABFuzz。該框架首次引入細粒度多引擎融合技術,能夠持續整合多種模糊測試引擎,共同提升模糊測試的效率和效果。
其自主研發的通用模糊測試引擎ABFast,融合了符號執行和污點分析等相關程序分析技術,具備更強的路徑探索能力;同時,ABFast的增強學習算法可以基于用戶以往的測試記錄進行自我強化,在使用過程中變的越來越“聰明”,更高效地發現被測程序的缺陷。
數據顯示,在同等測試條件下,ABFast比AFL/AFL++引擎在缺陷發現數量方面提升300%以上 ,在LAVA-M測試集上,測試效果同樣大幅超越其他開源引擎。而安般科技與艾拉比的合作,將有效彌補目前汽車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在底層軟件開發安全保障經驗不足的欠缺。
艾拉比總裁芮亞楠表示,汽車軟件安全是一個持續性的迭代過程,整車OTA時,同時要保證OTA通道安全和軟件的自身安全。
而艾拉比與安般的合作也是創新和安全的結合,將進一步推進軟件自身的安全性,推進軟件在線升級的規范性。隨著相關法規和措施的逐步完善,未來汽車OTA行業將愈加規范,汽車市場秩序也會更加規整。
就在8月底,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推出的《2022年度智能網聯軟硬件中國百強供應商》榜單正式發布。艾拉比憑借在OTA賽道的市場占有率、營收規模以及未來增長的價值潛力,作為唯一一家汽車OTA賽道供應商,被評為2022年度汽車智能網聯軟硬件中國百強供應商。
艾拉比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OTA技術服務提供商,目前公司產品線完整涵蓋汽車OTA體系,汽車診斷服務體系,汽車軟件管理運營體系,汽車總線協議軟件。
截至目前,艾拉比服務已經覆蓋了40多家主機廠、50多家零部件供應商/軟件服務商,包括大眾、奔馳、上汽、北汽、廣汽、長城、吉利、長安、比亞迪、東風、江鈴、宇通等車企品牌,達成了100多個車型的OTA建設,獲得汽車行業的廣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