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駕駛功能正在成為新車的主流配置,同時,傳統的功能優化和升級也在通過OTA方式進行快速迭代升級。而在監管側,去年工信部發布《關于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的意見》,著重強調規范軟件在線升級。
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1-5月中國市場(不含進出口)乘用車新車搭載L2級智能(輔助)駕駛繼續保持增長勢頭,累計交付上險179.04萬輛,同比增長47.49%。其中,具備整車級OTA能力的新車交付占比達到41.80%。
其中,在搭載L2(行車)+整車OTA方面,采埃孚、Veoneer、博世、安波福、大陸集團排名外資第三方輔助駕駛系統供應商市場份額前五位。特斯拉、理想、小鵬、零跑則為自研方案。知行科技、福瑞泰克、毫末智行、易航智能、智駕科技等中國本土供應商排名靠前,已經成為市場生力軍。
對于供應鏈來說,這意味著開啟了全新的競爭周期。
以智駕科技MAXIEYE為例,該公司的前裝量產系統可以跟客戶深度協同,算法的開放程度也更高,可以根據不同需求來進行定制化的技術支持,并且產品上車之后也可以通過OTA來進一步更新升級軟件。
今年1月,該公司宣布推出新一代L2++級智能駕駛系統產品已成功部署NOM (Navigate on MAXIPILOT)領航輔助駕駛功能,預計于今年面向乘用車規模化量產交付,并可通過OTA持續實現功能升級。
此外,大算力智駕計算平臺的逐步量產,也打開了新的市場想象空間,除了一部分車企在做軟件全棧自研外,對于第三方智駕方案供應商來說,這是傳統一次性供應模式的價值延伸。比如,基于算力冗余的平臺方案,可以實現從基礎L2功能到L3、L4(比如,泊車場景)的升級。
已經拿到長安、五菱、一汽、吉利等自主品牌頭部車企熱銷車型定點并陸續交付的福瑞泰克,也已經打通研發、生產制造、場景測試、大數據采集、云平臺管理、技術迭代升級的全閉環商業模式。
比如,福瑞泰克基于地平線征程5芯片所打造的“ADC30域控制器平臺”高階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成功定點一汽紅旗全新車型平臺,并將于2023年實現全面量產。
這套解決方案采用了多顆征程5芯片的組合,最高可提供512 TOPS的AI算力,再通過結合高精地圖和定位導航,行車最高可實現L3高速代駕HWP,擁堵自行TJP及自動導航行駛NOP功能,泊車最高可實現L4記憶泊車HPA及代客泊車AVP功能。
另一家已經在理想、上汽大通、威馬、江鈴雷諾、大眾等主機廠實現量產及定點的易航智能,同樣選擇以場景為核心的漸進式發展路徑。更多的場景、更多的用戶體驗意味著更多的駕駛數據反饋,繼而帶來算法迭代并在正向循環中一步步更新和完善。
作為早在2016年就拿到了首個智能駕駛Tier1量產項目,易航智能至今已有10萬輛整車量產經驗,積累了超10億公里駕駛數據,基于全棧自研能力率先實現NOA行泊一體、城市全場景FSD等高階功能。
今年以來,各家主機廠也加快了基于OTA的輔助駕駛功能激活、升級及優化。
1月,上汽通用汽車別克品牌啟動了今年的首次OTA遠程升級:針對eCruise Pro高級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升級,其主要內容是增強駕駛員輔助技術,包含了首個指令變道功能、經過優化的車道居中控制和交通擁堵輔助功能。
此次OTA升級主要針對別克品牌GL8 Avenir、GL8 ES陸尊等部分車型,此前這套系統已經在中國的多種路況下進行了測試和認證,包括超過 20 萬公里的城市街道、高架道路、高速公路和高速公路。
3月,極氪汽車向極氪001推送了ZEEKR OS 2.0正式版,針對33個ECU單元進行了功能優化,新增了包含ACCQA帶排隊功能的自適應巡航、AEB前向碰撞減緩、LDW車道偏離預警、FCTA前方交叉路口來車預警等。
其中,FCTA前方較差路口來車預警是ZAD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基礎包新增的功能,并且針對中國實際路況進行大量的場景測試,通過多次數據的測試結果進行優化。
3月,大眾ID系列純電動發布OTA推送,3.0的軟件版本激活輔助變換車道功能、帶記憶功能的停車輔助系統,另外,系統在升級后具備了學習能力,比如根據駕駛習慣調整車道保持的位置偏左或偏右,不再機械式的保持居中。
5月,理想ONE開始推送OTA 3.1版本,直線召喚功能正式上線。在車外使用理想汽車App即可控制車輛直線前進或后退;面對上下車不便的狹窄車位,在車外也可搞定。此外,理想ONE常規輔助駕駛功能也得到升級優化,新增道路錐桶提醒功能,加強對前方施工路段的提前預警。
6月30日,小鵬P5開放了全新版本的OTA升級,Xmart OS對應版本號為3.2.0。本次OTA升級新增9項功能,優化7項功能。其中,包括開放了ACC自適應巡航增強版&LCC道路居中輔助增強版功能,這是行業首個量產并應用激光雷達的自適應巡航及車道居中輔助功能。
此外,根據用戶的需求反饋,這一次還優化了VPA停車場記憶泊車增強版功能,特別提升了VPA巡航速度,進一步優化通行效率,同時優化了記憶泊車路線分享體驗。
在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看來,接下來(行車)智能駕駛前裝賽道將呈現多種方案路線并存周期。一是車企自研模式(硬件制造外包),二是車企半自研模式(部分軟件+硬件設計及制造外包),三是第三方供應商提供全棧軟硬件方案。
同時,第三方供應商也在強化OTA方面的能力,比如橫向的合作。
比如,國汽智控、智駕科技、福瑞泰克與OTA系統升級解決方案提供商艾拉比的戰略合作,支持計算基礎平臺、場景、數據以及駕駛行為的分析,借助OTA在線升級,不斷提高功能生命周期內的可持續軟件運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