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4日,馬克卡車、沃爾沃卡車宣布將在北美向用戶提供無限次OTA參數更新服務。用戶可以無限訪問參數更新,在購車后頭兩年免費并可以付費延長訂閱。并且,用戶可以不受時空限制,實現升級選項的最大化利用。
在傳統模式中,更新軟件和參數通常會造成一天以上的工作損失。而OTA推出后,用戶則可以減少時間損耗,且可通過遠程管理控制將參數規格下載到單個車輛上的時間,確保為其實際工作環境進行智能配置。
對于卡車等大宗貨物運輸工具來說,OTA除了以上優勢之外,還存在特殊的必要性。
升級是剛需
得益于高聯網率,重型卡車駕駛艙的各種電子設備可以為司機提供從天氣到交通的多種信息。各類傳感器也可以監控車速、定位、損耗程度以及駕駛員狀態。而這些裝置如同手機上的APP,需要及時下載最新版本,才能確保使用體驗的提升。
此外,車隊的需求會不斷變化,因此需要OTA及時更新參數來確保發動機性能、燃油經濟性、卡車運輸效率、車輛安全性等維度的提升。
而值得注意的是,以重卡行業剛需的ADAS技術為例,其軟件算法并不能一開始就適應全部的場景,所以不斷的更新以適應新出現的場景會成為常態。
與乘用車不同,商用車本質為生產工具,對故障的容忍度極低,又對效率的要求極高。因此,使用遠程升級刷寫掃除故障來減少維修時間和成本是剛需。
同時,相比于乘用車的4S店,商用車的服務體系在能力上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別是在電子電氣系統的維修和保養上。加之,商用車的使用場景與乘用車有較大的差距,使用時間要遠超乘用車,對于移動維修的訴求較高,因此通過OTA來解決軟件問題能大幅減少社會成本。
此外,OEM可以借助OTA針對不同區域設置不同的參數,讓產品更適應相關該車輛的使用場景,幫助車輛節約成本。
參數的更新供了更高的靈活性,使車輛所有者能夠在多種優化的操作模式之間自如切換。比如從液體罐車轉向干散貨車。或是在不同地區運行多條路線,有利于在不同交通法規管轄的地區之間運營的公司。
“OTA對于商用車而言更有價值,目前國內商用車,特別是重型卡車的聯網率非常高,基本上都配備了T-BOX(部分低端輕卡除外)。但車輛網絡的價值還沒有被發揮到最大,大都還停留在收集車輛數據、滿足政策要求等方面。”艾拉比車聯網副總裁李彬表示。
囿于當前遠程OTA技術發展進度,乘用車主要應用在娛樂控制和智能駕駛模塊,而卡車則主要應用在發動機模塊。
“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在于乘用車用戶主要看重的是車輛的娛樂功能,而卡車買家更注重車輛的實用性,對娛樂模塊的要求偏低,但對成本極為敏感,所謂錢要用在刀刃上。”李彬解釋。
隨著排放政策的不斷升級,柴油發動機實現排放達標日益困難。另外,運輸車輛的使用環境復雜,發動機限扭限速故障日益頻繁,因此對遠程解決故障或暫時屏蔽故障的需求很大。可以說,商用車OTA的市場還有很大的空間。
據了解,目前國內支持發動機升級的有康明斯、重汽、解放、云動等主流廠商。
“但與大眾熟知的模式不同,這種升級方法相當于在發動機上專門裝了一個TBOX來負責刷寫其中的程序及參數,達到油耗降低,增強動力性的目的。另外。發動機廠商需要回收車輛的行駛數據來做后期標定或內部燃油算法的標定,更好地匹配車輛。因為不同的車重和駕駛習慣對于發動機的噴油、響應的要求不一樣。”李彬介紹。
按照艾拉比四段論的說法(具體了解“四段論”可點擊下方鏈接),多數商用車升級還屬于零部件升級的狀態。
據了解,除特殊場景的自動駕駛車輛外,目前行業領先的福田卡車也僅僅停留在車機和TBOX的升級階段,暫未出現涉及車輛內部其他零部件的刷寫案例。
做好商用車升級服務的關鍵
與乘用車相比,商用車做FOTA更多,但在架構方面基本落后于乘用車。多數乘用車都是基于SOA或域控制器進行升級,而商用車大多仍停留在CAN傳輸的階段,且升級環境極其復雜。
由于商用車內網絡多為4G,升級包從升級主控零部件到待升級零部件的時間會受到CAN協議傳輸速度上限的制約,整體的升級速度也會大受限制。
不過這也從另一方面表明,差分升級在商用車領域內發揮空間很大,特別是針對車機、儀表等升級包大的零部件。
國內OTA頭部廠商艾拉比率先推出了差分算法,可支持所有主流操作系統(Linux、QNX、FreeRTOS等,支持無操作系統),制作出極小的差分包。依據大量實驗數據統計結果,艾拉比差分算法制作差分包大小僅為整包大小的 5% ,可極大效率提升商用車的FOTA速度。
李彬表示,總體來講,商用車升級需求量很高,但目前還暫未爆發,供應商仍然有廣闊的市場空間。而結合商用車的特性,OTA系統的應用其實還需要關注諸多問題,適配復雜的車型和零件環境。這也對供應商的技術和經驗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首先,商用車類型繁多,對定制化需求極高。OEM為了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圍繞細分市場上的競爭更為激烈,針對車功能類型劃分的顆粒度也在不斷細化。
例如:在冷鏈運輸細分市場中,商用車都會區分出海產運輸和河鮮運輸的區別,并設計出具備針對性的產品。細分市場上的競爭,使得商用車的產品變種更多。但如果針對每一次車端的小變種都需要做一次OTA車端軟件的開發,對于OEM來說將會是一筆非常大的成本支出。
李彬強調,對于這個痛點,車端軟件架構的設計是關鍵。“最好能夠做到云端配置車端執行,通過腳本的方式來定義車端軟件的刷寫過程。”
其次,車型和零部件眾多,也意味其軟件管理的復雜程度明顯高于乘用車。因此,OTA系統的設計需要常規的車輛軟件版本上報機制,讓云端及時了解車輛的軟件版本狀態。
而云端也要做好相應的軟件管理機制,顆粒度精細到每輛車、每個零部件的當前版本及歷史版本。
需要注意的是,車輛在升級過程中,一般都會被置于不可用狀態。因此,軟件升級的時機和穩定性是關鍵。
李彬強調,”要保障升級的穩定性,就需要對升級過程中出現的情況做詳細的記錄,以確保出現問題時可以對升級過程進行追溯。因此,對升級任務運行狀況記錄的能力也是OTA系統應該考慮的因素。”
受限于汽車電子架構和控制器的成本,汽車控制器刷寫的穩定性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戰,特別是算力和存儲空間不足的控制器,在刷寫過程中,問題總是不可避免。
OTA系統的設計中,也要充分考慮升級失敗的預防舉措。一般而言,預防舉措包括斷點續傳、斷電保護、重試和回滾。
另外,相應的防護舉措應該在什么場景下實施,實施的方式是什么,都是值得關注的點。一般而言,重試在預防措施中的使用是最多的。
最后,作為生產工具,商用車內的娛樂性電子設備相對較少,只有少部分車輛具備導航車機屏幕。對用戶而言,車輛升級的通知、下載、升級控制便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為了提升用戶體驗,艾拉比將OTA運營作為重點,正在著力打造人性化、智能化的OTA用戶端。
“如何將升級通知告知客戶和駕駛員、駕駛員如何按照說明來進行車輛升級操作、在出現問題時應該如何告知駕駛員問題解決途徑、車輛升級應該如何授權等一系列的問題都需要提前做好考慮。最好的方案莫過于升級控制過程可以在駕駛員的手機上進行操作。”李彬表示。